>>您當前位置:首頁 -> 專題 -> 2021 -> 先行區 -> 文字頭條
      百舸爭流奮楫者先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建設第五次推進會見聞③
      2021-08-27 07:21:08   
      2021-08-27 07:21:08    來源:寧夏日報

        8月26日上午,自治區黨委書記、人大常委會主任陳潤兒,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咸輝,自治區政協主席崔波分別帶隊,繼續深入全區五市及寧東能源化工基地的重大項目建設現場進行觀摩,實地了解“九個重點產業”“十大工程項目”推進情況。大家一路看、一路聽、一路議,看進展、看成效,比亮點、比內涵,找差距、補不足。

        (一)

        半個月前,銀川都市圈中線供水工程重點項目——寧夏首例35kV供電線路鉆越黃河施工最重要的管道回拖工序順利完成。

        “我們正在加快進度,計劃明年建成這一民生工程、幸福工程,讓百姓早日受益。”觀摩現場,項目有關負責人介紹,項目竣工后,將建成統一的灌溉配水工程,進而解決平羅縣、銀川市興慶區部分地方農業用水難題,有力支撐現代化生態灌區建設。

        去年以來,自治區實施了包括銀川都市圈中線供水項目在內的一系列“水”項目,逐步構筑起了現代水網體系的“四梁八柱”,為水資源的集約安全利用夯實基礎。

        觀摩團成員表示,讓有限的水資源充分發揮效益、讓每一滴黃河水物盡其用,既是先行區建設的應有之義,也是高質量發展的必解難題。

        在曉星氨綸(寧夏)有限公司年產36萬噸氨綸及其原料配套項目總投資120億元,分五期建設4.0版智能化氨綸生產車間、全球最先進的PTMG生產車間,全部建成投產后可年產36萬噸氨綸、30萬噸PTMG,年新增銷售收入130億元。屆時,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將成為全國乃至全球最大的氨綸生產基地。

        在項目建設現場,新建的廠房初具規模。“今年初春,這里還是一片待開發的土地。”觀摩團里,半年前來過這里的同志紛紛感慨。“去年年底簽約落戶,預計今年11月建成投產。”企業負責人說,選擇在寧東能源化工基地建廠,不僅看好這里優惠的政策、優厚的資源和優良的產業基礎,更看好優質的服務和優先的保障。

        去年以來,面對“雙碳”目標巨大考驗,寧東能源化工基地依托產業基礎,重新布局產業,進行路徑規劃,引進一批低碳項目,開啟從煤化工“領跑”向新能源新材料“接棒領跑”的轉型之路。

        汽車發動機不“喝”油、取暖不燒天然氣……在寶廷氫能新能源管理中心(寧夏)有限公司氫能綜合利用升級改造示范項目現場,企業負責人興致勃勃地向觀摩團描述氫能產業未來圖景。

        項目現場,一輛氫能大巴正在加氫站補充能量,每百公里比柴油大巴節省近50元燃料費、不排放二氧化碳,氫能帶來的巨大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讓寶廷氫能綜合利用升級改造示范項目前景無限。瞄準集群發展目標,寶廷加快建設氫能生產、儲存、充裝、運輸為一體的全產業鏈,為實現“雙碳”目標作出探路示范。寶廷“替氫降耗、靠氫減碳”的做法,引來觀摩團成員點贊:未來的寧東,產業發展勢必會更“氫”潔。

        (二)

        老舊小區也有“春天”。

        來到銀川市興慶區寧靜園,觀摩團成員眼前一亮:這真是已經建成30多年的小區?

        小區綠樹成蔭、干凈整潔,自行車棚、停車位、休閑廣場、小微公園一應俱全。從“面子”到“里子”的有機更新,讓這個老舊小區不輸任何一個新建小區。

        “小區一度失修、失管、失養,居民怨聲載道。2020年列入老舊小區改造項目后,我們對小區基礎設施進行改造,開設了老年大學分校等,形成了便民服務‘15分鐘生活圈’,還引進物業進駐,讓居民居住環境得到了有效改善。”興慶區相關負責人的介紹,讓大家恍然大悟。

        “做好老舊小區改造,是重要的‘補短板’工程。我們要不斷完善城市管理和服務,讓大家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一位觀摩團成員說。

        鮮花香、蜜瓜甜、樹莓紅、辣椒綠……在銀川市興慶區月牙湖鄉現代農業示范園區里,座座溫棚連的是移民群眾的錢袋子、種的是大家的好日子。

        近年來,為加快推進月牙湖移民農業產業轉型升級,興慶區大力實施百萬移民致富提升行動,打造精品農業,實施月牙湖鄉1.8萬畝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吸引龍頭企業7家入駐園區,實現年人均增收不少于3萬元,移民收入水平不斷提高。

        看到這樣的顯著成效,觀摩團成員紛紛表示,要深入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用特色產業托起移民群眾的致富夢。

        這是一片光伏的“海洋”。

        站在寶豐農光互補一體化項目的觀“光”臺上極目遠眺,一排排藍色光伏組件在陽光下閃耀光芒,光伏板下,萬畝枸杞綠染沙地。寶豐“上方光伏發電、下方生態治理”的一體化發展新模式,實現了生態治理、現代農業與新能源相得益彰、融合發展。

        “雙碳”目標下,能源企業如何實現轉型發展?

        寶豐集團及早布局,以科技創新為引領,規劃建設光伏全產業鏈項目,用太陽能自備電廠生產“綠電”,用“綠電”再生產“綠色材料”,用“綠色材料”生產“綠色設備”,再用“綠色設備”生產“綠電”,開創了一條“低能耗、低排放、低成本”的光伏綠色全產業鏈,為新能源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加快“碳中和”進程。

        “企業要肩負起時代使命,加快推進轉型發展,做節能減排的排頭兵。”寶豐集團負責人表示。

        一路走來,大家學到了推進各項事業的新思路、新舉措、新成效,更看到了寧夏未來發展的巨大潛力和希望。大家紛紛表示,要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張藍圖繪到底,逐年逐項把產業發展、項目建設的各項任務落到實處,為先行區建設、繼續建設美麗新寧夏打下堅實基礎、蓄積發展后勁、提供強大動力。

        (三)

        中衛市沙坡頭區上半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2.63億元,同比增長14.2%。成績的背后是當地全力做好“調轉增融”文章,以項目建設為載體,以科技創新為支撐,推動產業發展更牛氣。

        今年以來,沙坡頭區鉚足干勁求突破,加快推進光明奶牛養殖全產業鏈、大青山萬頭奶牛場項目建設;肉牛產業加強與貴州黃牛集團合作;雞產業重點實施了宣和鎮養殖產業園等項目,打造環香山北麓白羽肉雞產業帶;設施蔬菜產業加快“兩品一標”認證,大力推動新技術集成示范園建設;經果林產業穩步擴大種植面積,建成標準化設施蔬菜基地4.8萬畝、蘋果基地16萬畝,新增枸杞種植面積7900畝……瓜果蔬菜產業更“綠色”,枸杞產業更“紅火”,肉牛、奶牛產業更“牛勁”。

        觀摩團成員紛紛表示,從項目建設中看到了一個意氣風發的沙坡頭區。

        優勢產業如何發展?創新為要。

        枸杞,是中寧的名片。在寧夏全通枸杞供應鏈管理公司,枸杞飲品建設項目正在快馬加鞭建設中:通過建設益生菌發酵枸杞原漿、枸杞醫藥中間體提取、枸杞發酵酒、枸杞酒包裝等7條生產線,充分挖掘“中寧枸杞”道地藥材及種質基地資源優勢,以“枸杞新吃法”“枸杞食品功能化”為目標,提高枸杞精深加工水平,為枸杞產業賦值。

        據介紹,項目建成后,每年可消化鮮枸杞4萬噸、干枸杞1.3萬噸,實現年銷售收入6.3億元,利潤5852萬元,稅收2351萬元,新增就業崗位300個,對提升枸杞產業科技轉化率、延長產業加工鏈,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擴大中寧枸杞品牌影響力、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具有重要推動作用。

        圍繞枸杞產業擴規提質,今年中寧縣實施龍頭強杞工程,支持早康、寧安堡、永壽堂等4家企業申報國家級龍頭企業,推動重點項目建設;實施科技興杞工程,研發枸杞全基因組破譯、枸杞資源價值挖掘等新型實用科技測混成果6項,枸杞產品種類達到10大類70多種;實施品牌立杞工程,建成中寧枸杞專賣店(專柜)1106個,培育早康、寧安堡、璽贊等自主品牌75個。

        新模式、新業態、新技術、新產品,新的增長點、增長極……一路看、一路想、一路評,收獲滿滿。大家紛紛表示,在區域經濟布局中找準定位、發揮優勢,全力以赴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加快形成特色突出、競相出彩的生動局面為先行區建設、繼續建設美麗新寧夏作出新貢獻。(記者 馬曉芳 周一青 高 菲 姜 璐)

      【編輯】:張靜
      【責任編輯】:孫曉村
      【寧夏手機報訂閱:移動/聯通/電信用戶分別發送短信nxp到10658000/10655899/10628889】